当前位置: 首页 >> 机械厂家

新资讯_健康发展的中国包装工业

2023-01-31 来源:永州机械信息网

健康发展的中国包装工业

体规模偏小,不能满足该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如果高于上限值,则说明该国可能有包装产品生产过剩的趋势,或说明国家各产业间可能出现了不协调发展的情况。

据中国包装联合会统计。2002年、2003年、2004年和2005年我国包装工业完成的工业总产值分别2536亿元、2806亿元、3283亿元和4016亿元,占我国同期GDP的比重分别是2.48%、2.40%、2.40%、2.21%。另外,从有关资料得知,美国和日本等国外经济发达国家,这一比重值的平均水平为1.25%。

从1997年至2005年期间,作为配套行业的中国包装工业,工业总产值占我国GDP比重的变化情况基本稳定,而与国外经济发达国家相比是处在高位水平。比重值的稳定发展,说明我国包装工业的发展速度基本合理。比重值处在高位水平,与我国的整体经济技术实力目前仍处在发展中国家的水平相一致。它说明,在同一包装产品达到相同物理机械性能指标的情况下,我国包装产品的生产费用和材料用量,即能源和资源的消耗都要高于经济发达国家。换句话说,我国包装工业还处在资源消耗较大的发展时期。但是,作为发展中国家,这一数值在2.5%以内,可以说我国包装工业的发展规模处于基本合理的范围。

1.2 包装工业总产值增长速度合理,现处于新一轮的上升期

国家整体经济处在均衡、平稳的发展时期中,包装工业的增长速度应与国家GDP的增长速度相接近。这是作为配套行业最理想、最合理的发展速度。周期性波动是经济发展的共同特点,包装工业同样如此。从上一个增长高峰到低谷,中国包装工业经历了l0年左右的时间。

1993年至2002年是我国包装工业的一个周期性回落期。这一时期,中国包装工业年平均增长率为14.98%,而同期GDP的年平均增长率为9.20%,只高出了5.77个百分点。这说明我国包装工业增长速度与GDP的增长速度比较接近,基本上处于合理的范围。

包装工业的发展,不应追求陕速度,而应追求合理、健康、协调的发展。但在包装产品出口情况较好,或大量使用包装制品的行业发展较快时,也会出现包装工业的增长速度高出国家GDP的增长速度较多的情况。出现高增长的现象,并不一定说明包装工业的发展出现了问题,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国外许多经济发达国家包装工业的发展情况也同样如此。

我国包装工业经历过较长时期快速发展的阶段。从1982年到1993年我国包装工业的统计数字中可以看出,我国包装工业在这一时期的总体发展呈现出持续、快速式增长。在这10年多的时期里,我国包装工业环比平均增长率达到22.48%。

这种陕速发展的原因,一是由于当时我国包装工业基础薄弱。在国家经济形势较好情况的带动下,包装工业出现了快速膨胀的现象。二是改革开放后,由于我国加快了轻工业、食品工业、旅游业等行业的发展,带动了包装工业的快速发展。三是由于我国政府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投资环境,吸引了许多国外大型企业纷纷在中国建厂,使我国逐步建成一个世界产品的加工基地,由此带动了包装工业的迅速发展。

从2003年开始,我国包装工业又进入了新一轮的增长期,并且可能要持续到2010年以后。根据统计数据我们看到,2003年、2004年、2005年,我国包装工业的增长速度持续攀升,均高出同期我国GDP的增长速度。原因是由于我国出现了部分行业,如汽车、电子、房地产等行业呈现出过热的发展情况。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说,包装工业的发展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状况“晴雨表”的原因所在。

这种较快速度发展的情况属于阶段}生问题,在合理的范围之内。通过国家整体经济的发展,经济结构的调整,宏观调控措施的实施,我国包装工业的发展速度将逐步回归到更为合理的水平。

2 所有制结构均衡稳定,产品门类齐全,市场调节作用明显

2.1 多种经济类型企业并存,适应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我国包装工业经济结构特点明显,多种经济类型企业并存共同发展。这种“混合经济”结构形式,可以互为补充,相互促进,适应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确保了我国包装工业持续、稳步地发展。

在西方经济学当中,对“混合经济”理论有较深入的阐述。“混合经济”的主要特征是:在所有制方面实行“公”私混合;在经济运行机制方面实行计划与市场的‘有机混合”。这种“有机混合”既避免了政府对企业的过度干预而影响经济的快速发展,又减少了因市场自由竞争使企业盲目生产。同时,这种经济结构形式可以最大限制地满足各目标市场的消费需求。

我国包装工业形成这种经济结构形式的主要原因,一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所带来的必然结果。我国包装工业起步较晚,其形成和发展时期是在我国改革开放以后。这一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开始蓬勃发展,民营经济等各种非公经济类型的企业大量进入国家整体经济行列之中。二是作为配套行业的包装工业,国家对其投入相对较少,在旺盛的市场需求拉动下,主要是由集体和个人以及其他非公经济类型企业的投资、建设,逐步发展壮大起来的。

我国包装工业的这种“混合经济”结构是均衡稳定的,适合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内资企业占据我国包装工业的主导地位,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确保完成国家整体经济发展的配套任务。“三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所占比重在逐步加大,为包装工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由于它们带来了大量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使内资企业有了更好的学习机会,更便捷的学习途径,更新、更高的追赶目标。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内资企业中的非国有,控股的其他企业和“三资”企业,以及外商投资企业的数量将会继续增长,而国有企业、联营企业等其他类型的内资企业,将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发展缓慢,数量将逐步缩减。这种结柯 调整是必要的,也是经济发展的自然规律。我们相信,在这种“混合经济”结构下,通过市场“看不见的手”和政府“看得见的手”的共同调节作用,必将促进包装工业的持续、协调发展。

2.2 产品门类齐全,发展态势良好,满足了社会发展的需要

当前,我国包装工业产品结构与1997年相比发生了一些变化。在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带动下,在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下,以及为适应环保要求和商品供求格局的变化,包装工业逐步形成了比较合理的产品结构。

从最近几年包装工业总产值中各产业所占比重来看,包装工业的两大支柱产业——纸包装制品业和塑料包装制品业两者所占比重之和都超过60%,列第一位和第二位。包装印刷业位居第三,后面依次是金属包装制品业和玻璃包装制品业。这种包装产业结构与国外包装发达国家的情况基本相符。据有关资料显示,在美国和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中,纸包装制品业均位居其包装工业第一位,第二位是塑料包装制品业。

这种产品结构的形成原因与资源、环境和社会进步密切相关。纸包装制品业:因为使用可再生资源,符合环保要求,技术成熟,方便携带和运输等特点,因此发展速度最陕。塑料包装制品业:由于前四、五十年石油工业的迅速发展,使塑料原材料的数量充足、价格低廉。塑料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层出不穷;生产了大量方便人们快节奏生活、出门旅游所用的包装产品。因此,塑料包装制品业在前几十年内得到了快速发展,曾一度超过纸包装制品业。金属包装制品业和玻璃包装制品业:由于受到原材料和加工设备的制约,在以前的较长时期内一直处于低速增长阶段。包装印刷业:改革开放以后,由于人们的物质、文化、精神生活水平快速提高,产品出口数量巨增,对产品包装的外形、材料、美感、色彩等方面要求随之提高,因此包装印刷业得到迅速发展。包装机械制造业:由于受到国家整体基础工业发展水平的影响,一直处于低速增长状况。

从发展情况来看,我国包装工业各门类的发展趋势是:纸包装制品业、包装印刷制品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特别是纸包装制品业发展潜力巨大,玻璃包装制品业、金属包装制品业和竹木包装业等绿色环保型包装制品业,随着全社会环保要求的逐步提高,以及包装加工技术水平的发展,也将有较大幅度的增长;而塑料包装制品业受到石油价格和环保要求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增长速度将放缓;包装机械制造业在国家整体基础工业情况逐步好转的情况下,将会加快发展的步伐。

从我国包装工业总体情况来看,自2005年开始包装各门类都将有较好的发展趋势,并形成了均衡发展的态势。目前,我国的包装产品不仅能很好地满足国内产品的配套需要,而且还有一部分产品出口创汇,为国家对外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2.3 小企业所占比重最大,适应市场对包装产生的要求

2002年,小型企业占据我国包装企业总数的88.48% ,中型企业占据7.08% ,大型企业占据4.44%。2002年与1997年相比,小型企业数的比例增长了10.59个百分点。到2004年,小型企业所占的比例数进一步扩大,达到92.20%。

我国包装工业这种以小型包装企业为主的规模结构,符合市场对包装制品更新快、变化多的产生和加工等方面的要求。从发展趋势来看,小型企业的数量将继续扩大。

3 全国各地以地区特色产品为龙头,带动本地包装工业的发展

在我国经济发展中,“长三角”和“珠三角”区域是两个前沿阵地,发展十分迅速。我国包装工业的情况也同样如此。从2002年我国包装工业统计数字可以看到,以“长三角

声明:

本文来源于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微信小程序案例

微信seo外包

品牌全网营销推广

友情链接